核心阅读
根据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日前发布的报告,2015年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出口预计将连续第三年下降,2015年降幅将达到14%。
“该地区正处于十字路口:或者继续现有的全球产业链身份,并因此而发展受限;或者转变其工业政策、建立更加多样化的经济结构,并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从而更积极地融入全球一体化,在其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拉加经委会执行秘书阿莉西亚·巴尔塞纳评价。
依赖大宗商品致使出口大幅下降
根据拉加经委会的这份报告,2013年和2014年,该地区出口分别下降0.4%和3.0%。2013—2015年该地区的出口表现,被认为是过去80年来的低谷。根据联合国机构的预测,大宗商品价格恢复前景不明,明年这种形势不会出现明显好转。
分析认为,这个经济周期的特点是:总需求下降,发展中国家消化外部冲击的空间缩小,投资下降,资金外流。
具体来看,出口下降表现明显的国家和区域,主要都是传统上石油、石油产品及原材料的出口大国。比如,就拉美国家而言,委内瑞拉下降41%,玻利维亚下降30%,哥伦比亚下降29%。另外,巴西下降15%,墨西哥和中美洲下降4%。
就区域内部出口情况来看,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内部国家间出口量下降了21%,远高于该区域对域外的出口量下降值,后者为13%。这其中,主要的下降发生在南美和加勒比地区,原因是该区域国家普遍经济增速放缓,而中美洲区域内跨国贸易增加了2%,显示出该地区具有更高的经济活力和区域集约化生产水平。
根据媒体报道,中国是拉美地区的主要出口市场。拉加经委会发布的一篇文章曾引用专家观点,认为对中国的出口,帮助拉美地区渡过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10、2011年间每年该地区对中国出口增长25%,与此同时该地区对欧美的出口却大幅下降。
然而,这种“中国经济发展产生巨大需求,从而带动拉美地区出口,并进一步促进了拉美部分国家经济发展”的模式正在面对越来越大的挑战。拉加经委会的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大宗商品需求下降,引起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这成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出口下降的原因之一。
经济困难催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中国正在着力推进的经济新常态,也可以成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转变原有出口结构的机会。”这是拉加经委会的报告和许多分析人士的共识。以中国在该区域最大的贸易伙伴巴西为例,肉制品、纤维素以及航空产业等,都被认为是值得重点开展合作的领域。
比如肉制品产业。2014年,巴西对中国大陆及香港的鸡肉出口已经达到54.2万吨,约占其全球出口总量的13.6%。由禽肉和猪肉出口商组成的巴西动物蛋白协会向记者提供的数据表明,巴西禽肉出口今年有望增长5%,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华禽肉出口激增。今年5月,中巴两国达成了恢复进口巴西牛肉的协议,8家牛肉加工厂获得出口许可,潜在销售额预计为5.2亿美元。
根据巴西经济杂志最近刊登的一篇文章,预计到2020年,中国进口食品将翻一番。“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消费国,人口占全球的1/5,再加上随着经济发展,中国消费者行为变化,都客观上要求了农产品进口量的增加。”德勤巴西公司中国组共同负责人李颖瑜说。
中国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也对巴西等国提出了转型的现实需求。“中国将更少地依赖生产和出口传统工业产品,而通过创新等手段提高产品附加值,中国将在世界范围内寻求方向一致的合作伙伴。”巴西利亚联邦大学经济学教授豪尔赫·阿尔巴西对媒体说。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巴西需要在战略层面重新考虑与中国的合作模式。”巴西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利维奥·里贝罗在接受巴西经济杂志采访时说,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城市人口只有1/5,而现在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一半;2014年中国的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8.2%,高于第二产业的42.6%,这些都预示着新的消费模式。
除了与中国的合作,拉美区域一体化再次被关注。分析认为,区域一体化有助于通过内部贸易提高总需求,通过价值链、内部生产能力和基础设施的整合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此外,金融一体化和区域合作可提高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因此,拉加经委会的报告建议,该地区国家应关注区内贸易,提高区内贸易便利化程度,减少跨国交易成本,以此在全球竞争中获得更大优势。
在关注拉美经济的学者们看来,无论中国经济新常态为拉美加勒比地区提供的机遇,抑或是拉加地区一体化程度提高可能对经济产生的促进作用,都是积极并给人勇气的,然而,考虑到该地区各国特有的政治经济现状,各国的转型之路仍将是长期而艰难的。
(本报圣保罗12月8日电)
来自:人民网
转载本网稿件,原则上需要书面授权,不得篡改稿件主题。本网随时有权要求第三方停止侵权行为。
本网所载内容或图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