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国际

在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的中国女医生

  新华社记者王松宇wJp阿根廷华人网

  中国儿科医生邹纬日前从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的前线回到北京。作为无国界医生内唯一一名在抗击埃博拉前线工作过的中国医生,她曾在阿富汗和塞拉利昂帮助治疗当地病人,并在今年夏天加入塞拉利昂的抗埃前线。她说,如果有需要,还会再回去。wJp阿根廷华人网

  10月31日,邹纬在无国界医生北京办公室接受新华社等几家媒体采访,以自己的视角讲述了无国界医生在塞拉利昂的抗埃经历。wJp阿根廷华人网

  邹纬向记者们展示了很多塞拉利昂埃博拉病人管理中心的照片。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时,她的语调沉稳而平静,而照片中就包括中心迎来的第一波病人和她经历的第一名死于埃博拉的病人。wJp阿根廷华人网

  在加入无国界医生前,邹纬在广州军区总医院工作了18年。第一次接触无国界医生是在2004年被外派到赞比亚期间。在国内,以邹纬的医术和经验,完全可以高工资、高福利,过得十分舒适,但在无国界医生这个主要资金都靠全球个人捐助的非营利组织里,她能获得的只是在当地的基本生活费。不过,邹纬说:“无国界医生给的薪酬已经够用了,觉得被需要的这种感觉是金钱买不来的。”wJp阿根廷华人网

  在塞拉利昂,无国界医生的医务人员常常早上6点就要起床对疑似病人采血,这样才能在当天得到采血结果。然后开始查房、开医嘱,常常直到晚上7点才能回到房间休息,有时甚至会工作到晚上9点。wJp阿根廷华人网

  提到无国界医生救援项目与国内卫生机构最大的区别,邹纬说是药品和设备短缺。每次将病人送去作X光检测前,必须先打电话确认当天电力是否足够。如果电力供应不足,就不能送病人去做检查。在照料新生儿时也面临着恒温箱不够的情况,有时只能靠母亲用体温来为婴儿保温。wJp阿根廷华人网

  由于目前没有埃博拉特效药,无国界医生只能尽力为病人提供医疗支持和关照,包括对确诊病人进行隔离和营养支持,同时也要治疗常见的并发症疟疾。“病人常常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需要,有时候会大半夜突然心血来潮想喝茶,于是我们就要给病人烧水,病人还会对茶叶很挑剔,”邹纬笑道。还有的病人会要求喝咖啡,医生们常常会绞尽脑汁在避免病毒传播的条件下给病人准备食物和饮料。wJp阿根廷华人网

  邹纬认为,无国界医生在当地最大的困难是人力短缺,因为需要大量时间对当地员工进行培训。她回忆说,曾有一名当地清洁工没穿防护衣就进了高危区,被她发现并带离了病房。而且当地居民有很多肢体接触的习俗,还有一些居民希望能在亲人感染埃博拉去世后取回亲人遗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无国界医生需要花大量时间劝导这些居民,并包揽掩埋遗体的费用。wJp阿根廷华人网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邹纬在塞拉利昂印象最深的一名病人是一名只有8个月大的婴儿。这名婴儿和母亲所在村庄90%以上的人都感染了埃博拉,母子俩都来到救助中心,但母亲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所以全靠无国界医生来照顾这名婴儿。当时所有人都希望孩子脱离危险,但3天后孩子没有幸存下来,大家都很难过。wJp阿根廷华人网

  在讲到无国界医生团队的一些轶事,例如每个人拥有的做上记号的隔离靴和中心病房的手绘地图时,邹纬还是露出了笑容。wJp阿根廷华人网

当了十几年医生,邹纬坦言自己并不害怕与病人打交道,何况埃博拉是全球关注热点,她也很想去前线亲身体验。她说,很高兴有这次机会,虽然现在因为签证到期回了中国,但如果有需要,她还会回到塞拉利昂。(完)wJp阿根廷华人网

 wJp阿根廷华人网

转载本网稿件,原则上需要书面授权,不得篡改稿件主题。本网随时有权要求第三方停止侵权行为。

本网所载内容或图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03

___________

2014/11

在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的中国女医生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通讯:在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的中国女医生  新华社记者王松宇  中国儿科医生邹纬日前从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的前线回到北京。作为无国界医生内唯一

[ 微信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码查看分享内容 ]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7751000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