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平安,万畴田禾尽绿,山川田野叠翠。在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上,无不洋溢着各族人民迎来海东市撤地设市5周年的喜悦心情!5年来平安区砥砺奋进,一个新型现代化核心城区正在拔地而起。
平安是青海省开发较早、历史文化悠久的地区,是河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唐蕃古道、古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要驿站,被誉为河湟谷地胸襟上一颗灿烂的明珠。1978年平安设县以来,一直是海东的行政中心。
2015年撤县设区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在平安的具体体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方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产城融合、改革创新、民生保障、维护稳定等重点工作,推进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奋力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平安。
区域经济发展迸发新活力
海东撤地设市五年来,也是平安经济跨越式发展五年。近年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巨大转变。2010年至2017年GDP年均增长14.4%。2017年GDP达73.69亿元,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工业总产值89.7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9.89亿元;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2.1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5亿元;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8479元、9939元。人民生活水平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2017年全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39元,1979年的118倍,人民群众温饱解决了,手头宽裕了,储蓄增加了,2017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51.47亿元。特别是在脱贫攻坚方面,平安区按照“八个一批”“六个精准”的总体要求,落实“1+20+5”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全力打好项目到村改善发展条件,资金到户增加群众收入,帮扶到人确保扶贫实效的精准扶贫“组合拳”,到2017年,全区44个贫困村出列,2267户7459人脱贫,如期实现了“人脱贫、村退出、区脱贫”的阶段性目标。
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近年来,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镇化规划不断完善,功能定位更加明晰,新旧城区建设整体推进,承载能力显著增强,海东市核心区城市品位得到显著提升。特别是海东撤地设市、平安撤县设区的这几年,是城市发展史上建设速度最快、实施项目最多、投入资金最多、取得成效最大的几年,城市布局、功能和空间有了极大地改善和提升。与此同时,坚持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构建产城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智慧城管建设步伐,形成横向互动、上下联动的城市管理格局。
农业发展呈现多元特色化格局
近年来,平安区坚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调整农业产业开发思路,实现了农业增长方式由广种薄收的粗放型向优质高产高效的集约型转变。自“三农”工作开展以来,平安区农牧业产业结构由常规的小麦、马铃薯、油菜、蚕豆种植逐步发展为特色化、多元化,一、二、三产的深度融合发展。农牧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通过认定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业达3家,市级达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21家,家庭农牧场达22家。经营模式灵活多样,订单农业、入股分红、代管代养、“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种植+采摘+观光+餐饮”等多种经营模式发展成熟。
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由2016年的一家发展到目前的7家,总投资额达2100万元。其中:古城回族乡石碑村、三合镇庄廓村、沙沟回族乡牙扎村已投入运营,带动当地周边农户1000户就近务工、入股等方式增收。乡村旅游的发展突出了当地区域优势、人文优势,特色风格迥异,接待游客逐年增加。同时,坚持把富硒产业作为农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进富硒产业开发,全面提升富硒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水平。目前,区特色优势作物种植面积保持在27.4万亩,富硒大蒜、苦荞茶、金丝皇菊、油用牡丹、中药材,露天蔬菜、羊肚菌、富硒燕麦草、肉驴、梅花鹿、细毛羊、“扎门鸡”等一批特色种养产业多点开花。同时,也连续两届被中国富硒联盟授予“中国十大富硒之乡”称号。
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重大历史任务,平安以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近年来,平安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农业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2017年,全区农业总产值7.4亿元,比1979年增长61.4倍;实现粮食总产量14.5万吨,比1979年增长5.8倍;实现肉类产量7734吨,比1979年增长8.07倍,农村经济发展稳步前进。
随着加快推进全区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推进乡村振兴,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富硒为主的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得到发展。家庭农牧场、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得到培育支持,出现“合作社+龙头企业”“合作社+互联网”等行业新业态,特色农牧业向适度规模化发展。通过运用“互联网+现代农牧业”,全力发展观光旅游农业、休闲度假农业、疗养健康农业、森林旅游、体验性农业等多种新业态。
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全力推进林权改革,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封山育林、城乡绿化工程建设成效显著,绿色生态屏障日益凸显。生态治理和污染防治扎实推进,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城乡宜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山清水秀、天蓝水碧的生态环境逐步形成。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加强道路扬尘、建筑工地等专项整治,推进禁燃区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化改造,确保空气优良率保持在78%以上。推进湟水河流域生态综合整治,加快城乡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抓好区内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确保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严格落实“河长制”,全面落实“一河一策”,努力形成治水新局面。加大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断增强环保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培养公民环保意识。积极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让绿色环保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愿望和行动自觉。
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发展取向,教育、卫计、交通、扶贫、社会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事业实现长足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5年来,平安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相继建成小学22所,普通中学7所,幼儿园17所,全区100%的乡镇有小学,100%的乡镇有幼儿园、托儿所,目前,在校学生16137人、在园(班)幼儿4721人,建立了从幼儿园到小学到高中的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同时,协调推进其他社会事业稳步发展,2017年年底,全区100%的乡镇有图书馆、文化站,75%的乡镇有公园及休闲健身广场;100%的乡镇有医疗卫生机构,100%的乡镇有执业(助理)医师,86.6%的村有卫生室,59.8%的村有执业(助理)医师,较大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文化、体育服务需求。
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平安区各级党组织要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做到管党有方、治党有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推动平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坚定不移抓好政治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五年来的发展变化远远不止这些。5年来,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工业、农业、教育、卫计、交通、生态等各项事业实现长足发展,一幅幅幸福、平安、和谐的平安画卷折射出的是一个新型现代化城区正在拔地而起;一个朝气蓬勃、幸福安康、和谐繁荣的新平安矗立在湟水岸边,成为闪耀在丝路青海道和兰西经济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转载本网稿件,原则上需要书面授权,不得篡改稿件主题。本网随时有权要求第三方停止侵权行为。
本网所载内容或图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