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信号。
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国务院就召开了常务会议,并定下4件大事。
开工第一天就被国务院常务会议“点名”,重要程度可想而知。在这4件大事中,其中一件关乎民营、小微企业:
支持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同时,促进加强对民营、小微企业等的金融支持。
短短一句话,背后的信息量却很大。简单来说,就是要增强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在完善自身的同时,让更多真金白银流入民营、小微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国务院共召开了5次常务会议,每一次的会议内容均与企业有关,尤其是民营、小微企业。
这些会议的召开,释放了哪些新的信号?
加大支持力度
过去一年来,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的举措相继出台,尤其是针对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央妈下了不少功夫,包括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定向降准置换MLF(中期借贷便利)、定向降准支持债转股等。
屡屡获得政策的青睐,这背后的一个基本逻辑是,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不仅关乎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还关乎就业稳定。
在此背景下,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支持的力度到底有多大?2018年12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
部署加大对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支持,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信心。
这句话的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部署,一个是加大。这表示,今后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将越来越大,而且是在计划之中。
从时间维度看,这种支持首先体现在减税降费和改进融资服务方面。
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推出一批针对小微企业的普惠性减税措施:
大幅放宽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同时加大所得税优惠力度;对主要包括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的小规模纳税人,将增值税起征点由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到10万元等。
据税务部门统计,2018年1-11月,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共计减税约1840亿元。此次措施实施后,预计每年可再为小微企业减负约2000亿元,被称为“史上最大规模减税”。
这一举措,无疑将激发小微企业的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开年首次考察接连来到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并在银保监会主持召开座谈会,指出要运用好全面降准、定向降准工具,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
也就是说,为民营、小微企业“输血”,也是2019年的一个重头戏。
1月初,央行决定两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共计1个百分点,同时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
紧接着,1月24日,央行为鼓励机构购买商业银行永续债而创设央行票据互换工具,并称这一工具最终是为了疏通货币传导机制,缓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最新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支持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这也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对民营、小微企业贷款支持力度。
破除发展障碍
除了在融资、税收方面给予支持,破除民营、小微企业发展障碍,也被提上日程。
李克强指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最大的呼声,首先是希望能按照一视同仁原则,让各类市场主体切实依法依规公平竞争。”
按照总理的话说,这是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要把握好一个大原则。
在这一原则下,2018年12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要打造公平便捷营商环境方面,比如:
涉企重要政策制定要听取企业意见并合理设置过渡期;按照竞争中性原则,在招投标、用地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和大中小企业一视同仁等。
李克强还特别要求,做好政策的配套落实,不能让配套文件之间相互“打架”,损害政策的信用和效力。出台所有文件要尽量消减“计划”色彩:少下指标,多“造环境”。
此外,民营、小微企业被拖欠账款也是一大痛点。
“当前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仍然突出,再拖欠账款就有可能成为压倒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李克强说。
去年11月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清理被拖欠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目前全国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已清偿账款1600多亿元。
1月3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指出:
今后要加大清欠力度,建立台账,抓紧制定清偿计划;要抓紧建立防范拖欠长效机制,严禁政府工程项目以各种方式要求企业带资承包,提高支付工程进度款最低比例要求等。
“对于目前已确认的多年拖欠款,力争年底前全国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清偿一半以上。对于中央企业对民营企业的逾期债务,年底前要做到‘零拖欠’。”李克强说。
这意味着,“欠债还钱”在2019年还将继续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普遍反映强烈的一个问题,还有注销难。
1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将企业注销时间大幅压缩,简易注销时间减少一半。
李克强强调:“激发市场活力才能有效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各级政府要想方设法做好为市场主体的服务。这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也是关键的一招。”
可以预见的是,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利好民营、小微企业的政策还将陆续出台。
转载本网稿件,原则上需要书面授权,不得篡改稿件主题。本网随时有权要求第三方停止侵权行为。
本网所载内容或图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