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下午,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河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新闻社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石家庄圆满落幕。两天内,来自五大洲61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华文媒体高层人士、中央主要新闻机构及国内有影响力媒体负责人等嘉宾齐聚在一起“头脑风暴”。论坛还有哪些有趣的内容?小新带你一起回顾!
在13日下午举行的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闭幕式上,共有六项成果发布:10月13日,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石家庄闭幕,闭幕式上,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建设信息平台升级仪式举行。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升级后的平台共设置8个版块,将持续完善信息发布、互动交流等功能,突出信息的及时性和服务的贴近性,为华侨华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享商机打造权威的资讯、互动、服务平台。
2.中国新闻社“一带一路·一路前行”首届全球华人摄影大赛颁奖一带一路·一路前行”首届全球华人摄影大赛颁奖仪式举行。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大赛共收到15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品19864张/组,充分展示“一带一路”建设的广阔前景,促进丝路国家和地区摄影艺术交流,推动和加强多元文化融合与发展。
“新萌系统”启动仪式在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举行。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论坛上,“新萌”APP定制系统吸引了很多参会者的目光。
中国新闻社为更好地服务海外华文媒体,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研制开发了“新萌”APP定制系统,为华媒提供全面的移动端“平台+内容”的服务解决方案:它不仅是APP快速搭建平台,还是内容生产及聚合平台,更是一个全流程服务平台。
4.中国新闻社“我和新中国70年”优秀新闻作品颁奖
“我和新中国70年”优秀新闻作品颁奖仪式举行。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我和新中国70年”优秀新闻作品颁奖仪式举行,该奖项按照文字、图片、版面三大类,各评选出5幅优秀作品。
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优秀论文颁奖仪式举行。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作为论坛的一个成功惯例,本届论坛再次向华文媒体人发出征集论文倡议,共收到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篇论文,共评出优秀论文15篇,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8篇。
6.《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石家庄宣言》发布
中国新闻社总编辑王晓晖宣读《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石家庄)宣言》。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闭幕式上,中国新闻社总编辑王晓晖宣读《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石家庄宣言》,呼吁华文媒体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民心相通,顺应融合发展,共筑交流平台。
此外,本届论坛还特别组织采访活动,华文媒体代表将在会后分赴四川、广西、福建、甘肃等地考察采访,近距离感受中国的进步与发展。
短短两天论坛,是否觉得意犹未尽?别急,还有这些片段可以重温:
从2001年至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整整十届,共有12位海外华媒代表连续十届都前来参会,可以说是“十朝元老”。本届论坛设计了一个特别致敬环节,共有12位海外华媒代表,连续十届都前来参会,可以说是“十朝元老”。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闭幕式上,还设计了一个特别致敬环节,这12位获得特别致敬的代表均为海外资深媒体人,数十年来坚守阵地,扎根华社,服务当地侨胞,传播中华文化,为海外华文媒体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例如,出生于1997年的《澳洲移民报》CEO张日翔是第一次参加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他表示,想通过论坛了解中国传媒的最新动态,认识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华文媒体朋友。2.《融通世界、见证时代——华文媒体与“中国故事”》在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发表题为《融通世界、见证时代——华文媒体与“中国故事”》的主旨报告。
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在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发表题为《融通世界、见证时代——华文媒体与“中国故事”》的主旨报告。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报告分析了华文媒体的发展现状,并指出,华文媒体依然是凝聚华人的纽带、族裔发声的平台、文化传承的载体、交流对话的桥梁,作为构成海外华人社会重要支柱之一的作用依然突显。
本届论坛举办了“转型求生·融合求变”的高端论坛和四个平行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和华媒代表就移动互联时代的媒体应对之道、大变局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新时代·新使命·新模式等议题展开探讨。
图为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高端论坛。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
“在生存为硬道理的前提下,我的感受是‘一家一策’‘一地一策’。”美国鹰龙传媒公司董事长苏彦韬认为,应对传媒融合发展浪潮并没有“标准答案”。华文媒体所在地区不同、自身优势不同,转型、融合的路径也因此不同,关键是要认清自身定位、因地制宜发展。
“华文媒体最重要的是拥有公信力,要承担起启迪民智、传承文化、凝聚华人社会的责任。”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总编辑郭清江说,新媒体发展势不可挡,但媒体人不可随波逐流,要坚持用扎实过硬的内容吸引读者。
“话语在不同场合与背景有不同的意涵。”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彭伟步说,讲述“中国故事”要“具体化、事件化、生活化、平民化”,要“沉下去,接地气,反映发生在当地主流社会中的华人故事、中国故事”。
在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中国新闻社联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发布《世界华文媒体融合发展报告》。
10月13日,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举行四个分论坛。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报告从华文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阶段、格局特征、地域特性、平台特性、难点及策略等方面展开梳理。报告认为,世界华文媒体融合发展是时代、科技、社会共同进步的结果,也代表着广大华人群体的共同选择。但媒体融合发展尚无一成不变的成熟模式,华文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仍需要不断地探索。
有这样一句话: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华文媒体。 自1815年诞生第一份海外华文报刊起,两百年风雨兼程,世界各地的华文媒体顽强生长,逐渐汇聚起越来越大的声音。10月12日,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河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新闻社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石家庄开幕。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海外华文媒体是时代的见证者、记录者,是传承中华文化、促进华人团结的主要力量,是增进华侨华人与祖(籍)国联系、沟通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纽带。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媒体融合趋势愈发明显。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华文媒体的内容生产、传播渠道、媒体格局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华文媒体一路前行,也依然面临许多未知的挑战。
来自五大洲61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华文媒体高层人士、中央主要新闻机构及国内有影响力媒体负责人等共600余位嘉宾参加论坛。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自2001年起,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把来自五湖四海华文媒体人连接在一起,为华文媒体探讨在海外的生存发展、促进沟通交流、推动海外华文媒体与中国传媒界的互通合作、以及扩大举办地在海外的影响等提供了高端平台,成为华文媒体人名副其实的“精神家园”。
每两年如约而至,每一次相聚,既是学习交流,更是见证彼此的进步。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还会继续陪伴海外华文媒体成长。 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圆满落幕,但华文媒体人的前进脚步,仍然在继续……作者:任思雨 编辑:张楷欣
转载本网稿件,原则上需要书面授权,不得篡改稿件主题。本网随时有权要求第三方停止侵权行为。
本网所载内容或图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