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6月9日电 (记者 林春茵)“侨批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中外文化交流,也是一种程度的融合。”海外华人研究和东南亚研究专家庄国土9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6月9日是第14个“国际档案日”,福建省档案馆展出“百年跨国两地书”侨批展,并披露同名纪录片片花。
“侨批”是海外华侨华人通过民间渠道以及金融、邮政机构寄给国内家乡眷属的汇款与书信的合称,是一种“信款合一”的家书。2013年,“侨批档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福建是著名侨乡,现旅居世界各地闽籍华侨华人有近1600万人,他们留下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档案文献。仅侨批档案,福建省各级档案馆现有馆藏就达8万多件,其中,福建省档案馆馆藏5万多件。
福建省档案馆副馆长马俊凡介绍,近年来,福建到美国、日本、新西兰、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柬埔寨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侨批巡回展,引发海外关注。目前,福建正着手将侨批档案“数字化”。
曾亲赴新加坡参与侨批展的收藏家黄海清告诉记者,很多华侨华人在观看侨批展览的时候热泪盈眶,非常激动,“他们说,从这些书信里看到家族的、自己的身影,这是人和人之间最真实、最深厚的牵挂。”
马俊凡认为,侨批档案真实记载了19世纪以来侨胞迁徙、生存、创业和发展的历程,福建的侨批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轨迹是一致的,“我们可以看到福建华侨华人参与到沿线国家地区经济建设,见证‘海上丝绸之路’”。
“通过信件和钱款的流动,中国跟侨居国的信息全部串在一起,产生潜移默化的相互影响。与此同时,侨乡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往外面输出。”庄国土认为,侨批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度之间人文交流和融合的史实,它的世界意义、历史影响和文化价值,对于福建而言,更具有现实意义。
在《百年跨国两地书》纪录片中,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评审专家、国家档案局交流合作司负责人王红敏说,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不仅证明了这些档案资料独一无二且意义重大,也使世人了解到,华侨华人作为国际移民的一分子,对19世纪和20世纪国际开发,以及中国与世界的文化和政治交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完)
转载本网稿件,原则上需要书面授权,不得篡改稿件主题。本网随时有权要求第三方停止侵权行为。
本网所载内容或图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