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惠灵顿2月3日电记者手记:新西兰平凡华人的大历史
新华社记者宿亮
历史不能忘记,无论宏大,抑或平凡……
在新西兰北岛北部科罗曼德尔半岛小镇旺阿马塔,一栋距离海岸两个街口的老房子窗棂斑驳。每年年初,小镇里挤满享受夏日沙滩暖阳的度假客;老房子里,几十名老华人静静地坐在一起聊天聚餐,这是他们每年难得一次的聚会时间,也让他们有时间缅怀过往历史。
这些老华人背后有一个名字:新西兰华侨文化社。这个名字在新西兰华人圈中存在了几十年,一直不算活跃,但它却是每一名年近古稀的成员最珍贵的人生回忆。
(小标题)传递新中国的影像
现年83岁的老人伍炳南来自广东。每年,他都会提前几天到旺阿马塔,清洗修整1年没人居住的老房子。在那个油漆斑驳的露台后面,他向新华社记者展示老相册,一张张黑白图影不仅记录了老人们的豆蔻年华,也记录了华侨文化社当年的活动。
照片逐一翻过,记者隐约听到背后低声抽泣,是半个世纪以前的故事让他们眼眶湿润。
几位老奶奶在厨房忙碌午饭,伍炳南老人和他的伙伴开始了讲述。
华侨文化社活跃的时期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新西兰和中国还没有建交。就像所有西方国家一样,对新中国的不实评论在新西兰民众中占据主导。一群新中国成立前后移民新西兰的华人在当地对华友人的帮助下组织起来,希望让新西兰人看到新中国的真实样貌。
在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帮助下,华侨文化社拿到《白毛女》《地道战》《吕梁英雄》等新中国拍摄的电影和3台放映机,利用业余时间在各地放映电影,邀请当地华人和新西兰人前往观看。
另外,他们还帮助当地人订阅中国出版的杂志和报纸。一份份《人民画报》《中国建设》《人民日报》《广角镜》从中国寄到新西兰,通过华侨文化社分送至读者手中。
(小标题)表达新中国的声音
为什么要做这些事?伍炳南说,不能让人们偏听一面之词,要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一旁将近60岁的华人戴维插话说,要“平衡”,因为这些在移民前见到、听到新中国的人并不希望当时国外不公正的宣传论调影响中国的形象。
当年的伍炳南正在父亲开的蔬果店中打工,兼做油漆、建筑工作;戴维那时还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在父亲要求下参与文化社放电影的工作,每次都在现场帮忙连接线路、打零工。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放一场中国电影并不简单。
每次放电影前,华侨文化社都要想办法租用场地。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一听说要放中国电影,多数场地管理方直接拒绝,或者提高租用费用。另外,华侨文化社的成员们也不敢公开做广告吸引观众。戴维记得,当时他和父亲用油印机印刷电影海报,一张张把海报送到当地华人家中,并拜托对方传递这个消息。
对于个人而言,参与华侨文化社活动的多从事修理、园艺、洗衣及杂货铺等工作,每周都要辛苦工作6天,然后牺牲休息日来放映这些电影。
除了国内寄来的电影,华侨文化社在当年完全没有其他经费来源,从事的一切活动都依靠华人捐助及代订国内杂志获得的手续费。伍炳南估计,当年每场电影都会有至少二三十人观看,人们从当年微薄的收入中拿出一点钱帮助华侨文化社,推动这些活动持续。
尽管行事低调,但他们的努力还是产生效果,越来越多华人知道这一社团,前来观看电影。戴维记得,当年有一艘中国渔船在新西兰北岛城市奥克兰停靠补给,水手们从码头上听说了华侨文化社,通过华人辗转邀请文化社上船放映中国电影,与水手们交流。
(小标题)一份执著的坚持
时间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伍炳南来到新西兰都已60多年。关于华侨文化社的起源,很少有人能记得准确时间。
记者从老人们那里听到的故事是这样的:新西兰女士梅普尔嫁给一名李姓华人,她特别想知道丈夫的祖(籍)国是什么样子,于是前往中国参观,并见到当时居住在中国的著名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回到新西兰时,李太太带来一些记录新中国的文字和图片材料,并联络在新西兰的华人,于是就有了文化社。
不过,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李太太的新西兰护照在机场被收,她无法再次出境前往中国。而伍炳南和参与文化社活动的华人遭遇也类似,当时他们一旦离境,移民机构将拒绝给他们重新入境许可,无法再进入新西兰。
这些遭遇现在听起来似乎轻松,对于当时的华人却是一种无形打击。当时,不少华人受环境影响选择到香港娶妻,但这些参与文化社活动的华人却不能离境,否则就会失去苦心奋斗得来的一切。同时,在当年的华人群体中,他们遭遇不解、白眼、谩骂。伍炳南与当地华人后代谈恋爱时还遭到对方家庭反对。
但无论如何,他们选择了坚持,直到新中国外交破冰、中新建交。
(小标题)逐渐远去的历史
老照片再次翻页,路易·艾黎在新中建交后回到新西兰。当年英气逼人的帅小伙儿伍炳南在机场迎接,站在路易·艾黎身边笑容灿烂。
中新建交后,华侨文化社的活动逐步减少。用戴维的话说,过去的“敌人”都已成为好友,大家都在努力推动中新友好,文化社的使命已完成。如今,中新自贸协定已生效6年多,两国经济和政治关系十分紧密。各种华人社团如同雨后春笋,积极从事各类推动双边联系的活动。
而华侨文化社的成员们都上了年纪,当年那个跟在大人后面干活的戴维也已“知天命”了。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他们每年夏天都在旺阿马塔这栋老房子里庆祝新年,老伙计们聚在一起吹吹海风、聊聊过去。每一年,他们都会聚在房子前照一张相片,记录渐渐发白的鬓角和彼此共事的感情。
老房子的主人、新西兰著名侨领周国荣2013年去世,他的太太周黄银酥还坚持邀请老人们照常来旺阿马塔。伴着午餐的香味,她向记者讲述自己和丈夫参与文化社活动的经历,以及近十几年来参与当地侨团活动、筹建中国花园的故事。
采访结束时,伍炳南眼泛泪花地告诉记者,当年文化社的成员每年都有人去世,健在的只有十几人了。当记者开车从老房子离开,露台上掉了漆的栏杆在后视镜中闪现,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他们的故事,记得这些平凡人经历的大历史。(完)
转载本网稿件,原则上需要书面授权,不得篡改稿件主题。本网随时有权要求第三方停止侵权行为。
本网所载内容或图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