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连几部号称国内顶尖特效团队巨制的电视电影接连上映,为国内久逢甘露的段子界带来了滋养的雨水。而网友也忍不住纷纷的吐槽欲,微信上微薄上都是各种不能忍的心情。而现在的中国不自觉地调入了特效巨作就等于吐槽巨作的怪圈,和国外真正的大片比起来真真被秒出翔。
下面笔者找了几张对比图供大家对比国内外的特效制作差距。
虚拟人物对比
国内的虚拟人物仍然停留在精美游戏级别,而国外的人物构建早已达到了类人级别了。
虚拟环境对比
而了国内的特效环境就像是人物背景后的一张精美贴图,虽然制作精美但是完全没有空间透视感。而相反,国外团队制作的环境则是严格按照空间透视学来制作的。
中国电影市场真的没有给过我们惊喜么?不是,曾几何时90年代的香港电影也是处于黄金时期,每年产出的经典影片不计其数。但是就在画面进入高清时代之后,电影的重点从人物的动作变成了电影特效,而中国电影界不论从技术上还是制作模式上都还没有准备好,于是香港电影从此失去了高速发展时期的光环。
而究其原因,造成国内外特效差距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点:资本、技术、时间,而笔者将会围绕这几点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高昂的电影投入与特效的低预算成反比
在如今电影电视上映之前都会有一个宣传期,而出品方总会宣传特效投资了多少多少钱,请来了好莱坞特效团队操刀完成。可是谁知道,真正用于特效上的经费到底有多少呢?本来,国内外特效经费的数字就不在一个量级上,国外大作的特效预算往往都在千万美元级别,国内的影视剧能有千万人民币级别就不错了。那你要问那些号称投资几个亿的电影,钱都到哪去了呢?这你可得看,这个电影里有多少演技差费用又高的演员了。
影视特效本身是一个按小时计费的高端行业,但是在国内特效经费压缩的大环境下,很多从事这一行的公司无法正常盈利,人员流失严重,久而久之行成了恶性循环,导致国内特效技术无法长足进步。
国内特效技术始终落后国外2-3年
国内的影视特效从业人员至今仍处于使用软件的阶段,而国外的专业影视特效团队已经达到了为一部电影量身打造一款特效软件或是创造一门技术的高度。就拿工业光魔来说,1977年拍摄《星球大战》的时候,卢卡斯发明了一个机械装置,可以把实拍画面和后期合成画面轻松地协调成同步,把多少年来只能靠手工硬涂胶片记述的效率一下提高了几十倍;而到了1982年光魔发明了一项名为“源序列”的电脑处理方法,并应用在科幻电影《星际迷航:可汗之怒》上,该片出现了电影史上第一个完全由电脑生产的场景;还有就是在1994年的《侏罗纪公园》中,首次将生物CG技术引入电影制作,在荧幕上给我们呈现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恐龙角色,等等。
到目前为止,工业光魔一共获得了20多个科学技术奖,这简直比国内某些专门做研究的专家效率还高。
精雕细琢与粗制滥造的差距
影视特技是一个耗时耗力的工作,即便就是这样,工业光魔在拍摄《加勒比海盗》之前为了做出逼真的海面,花了一年的时间来研究海洋洋流的情况;更夸张的是,为了拍摄好《变形金刚》系列电影,他们更是耗费了10年时间去开发运算软件,才完成了这部全世界票房20亿美元的电影。什么是专业,专业就是极尽所能把任务完成到最好的程度。
相比之下,国内的制作团队能有一年的制作周期就已经非常充裕了,反而时常需要接受按月来计量的突击工作,最后的特效完成度怎么和国外比。
中国电影产业眼下貌似繁荣,实际上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比如青春题材火了,几乎所有的制片方都蜂拥而上,直到把这类题材拍“死”为止。这种缺乏工业平衡计划的体系,也不太可能让特效行业一枝独秀。管理部门如何科学引导整个产业,也显得颇为重要。如果只靠目前流行的中小喜剧和青春题材,中国电影的特效行业不迅速壮大起来,最终也不太可能对抗好莱坞大片入侵。3
转载本网稿件,原则上需要书面授权,不得篡改稿件主题。本网随时有权要求第三方停止侵权行为。
本网所载内容或图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