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___________
2019/12
中国改革镜像专题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新社改革开放四十年专题纪录片
[ 微信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码查看分享内容 ]
专题新闻列表
-
中国改革镜像 40年扶贫扶志 梨果飘香
河北省威县西沙河流域几年前还是一片沙荒地,在刘明亮等林业技术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威县建立起10万亩梨产业带。昔日沙荒地,如今梨果飘香,带动周边大部分村民实现了脱贫致富,凸显了扶智对于扶贫减贫的巨大作用。...
-
中国改革镜像 40年倾力护生态 扮绿荒山
在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一位种树“种上瘾”的农村妇女张莲莲,37年践行“植树造林就一定能过上好光景”的家训,为荒山披上绿装。 编导 吴瑞 摄像 梅镱泷
-
中国改革镜像 40年扶贫扶志 告别货郎担
甘肃陇南武都区峪河镇养蜂历史已有近百年,但身处深山,交通不便,镇上的土特产很难销售出去。前些年,返乡创业的80后小伙贾业兴,通过科学饲养中蜂,提高了蜂蜜产量,更是搭上了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快车,将家乡的土...
-
中国改革镜像 40年扶贫扶志 院士下田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把科研放在田间地头上,被老乡们亲切地称为“农民教授”。在云南省澜沧县,他教村民思茅松下种三七、冬天闲田种土豆,让荒地变成沃土,让许多村民逐渐摆脱了贫穷。他把科研论文真正地写在了广袤...
-
中国改革镜像 40年倾力护生态 守护无人区
上世纪90年代末,可可西里盗猎猖獗,藏羚羊不足2万只。20多年里,无论沼泽泥泞或是冰封雪冻,几代巡山队员都守护着这片人间净土。目前,世界自然遗产地——可可西里保护区境内及周边地区藏羚羊种群数量已达6万...
-
中国改革镜像 40年倾力护生态 煤城转型
有着130余年采矿史的贾汪潘安湖曾是一片煤矿塌陷地,经过多年治理,潘安湖摇身变成美丽的国家湿地公园,成为4A级景区。绿水青山带来了“金山银山”。许多失业的矿工和外出打工者纷纷回乡从事乡村旅游,收入明显...
-
中国改革镜像 40年倾力护生态 掌上治水
多年前,湘江流域污染严重,水质遭到破坏。2018年3月,湖南省推出河长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利用手机应用软件实现不同流域的河长协同办公,实现“掌上治水”。在河长们的辛勤付出下,湘江流域真正实现了水清、岸...
-
中国改革镜像 40年扶贫扶志 雪域之花
中国西藏原本不出产药用藏红花,一批上海援藏人彻底结束了这样的历史。2016年,郑安平带了八千株种球到达江孜试种,次年大获成功。如今,百万株藏红花绽放雪域高原,不仅让西藏有了名副其实的“藏红花”,也使它...
-
中国改革镜像 40年扶贫扶志 悬崖村网红
多年以来挂在峭壁上的藤梯是四川“悬崖村”村民们通向外边的必由之路,而今一个更坚固、更安全钢梯修好了,为村民们摆脱贫困,提供了便利。彝族小伙某色拉博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网红,每天直播大山美景,也记录下了“悬...
-
中国改革镜像 40年倾力护生态 沙海植绿
从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死亡之海”到“经济绿洲”,库布其治沙三十载,治理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三分之一的沙漠得到治理,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大漠变绿洲的奇迹。20...
-
中国改革镜像 40年扶贫扶志 船民上岸
上无片瓦,下无寸土,靠海吃海,漂泊无依。这是以前福建连家船民生活的写照。近年,原本生活贫困的船民刘德仁举家上岸定居,不仅在帮扶下住上了小洋楼,还靠海产养殖过上了富足安稳的日子。 编导:闫格 吴晟炜 摄...
-
中国改革镜像 40年倾力护生态 造林传奇
曾经“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塞罕坝,如今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三代人薪火相传,代代坚守植树,成就了“世界最大的人工林”。2017年,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编导:...